4月29日下午,重慶工程公司團委組織45名團員青年代表,赴公司于1952年建設的重慶發(fā)電廠舊址,開展聽老書記講電建奮斗故事主題團日活動。
公司原黨委書記熊志祥親臨活動現場,為團員青年講電建奮斗故事。熊書記于1980年由成都水電校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到公司參加工作,2017年光榮退休,在公司工作的37年里,熊書記轉戰(zhàn)祖國大江南北,遠赴海外約旦王國,先后從事工程技術、項目管理、市場開發(fā)、經營管控、企業(yè)黨建等工作,相繼獲得重慶市建委優(yōu)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優(yōu)秀建設工作者、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為公司生存發(fā)展和國家電力工業(yè)振興做出突出貢獻。
見到新一代朝氣蓬勃的電建團員青年,64歲的熊書記感慨萬千,他首先與大家分享了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后自己作為第一批考生的成長經歷,激勵新時代青年珍惜時光、加強學習。
熊書記為大家講述了1993年在深圳工程投標的日子,當時世界經濟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惡劣影響,數千萬國企職工買斷工齡,強制下崗,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他與團隊抓住微弱的機會,開著一輛破舊的桑塔納,翻越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成功參與深圳西部電廠工程的投標并成功中標該工程,為饑寒交迫中的職工帶來希望和生機。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在2008年初,中國南方遭遇特大雪災,湖北是雪災重災區(qū),當時公司正參與湖北東陽光電廠投標,競爭對手強勁,投標工作分秒必爭,熊書記義無反顧乘坐一輛破舊的出租車從重慶奔赴湖北,行至宜昌途中,因大雪封路受困于高速公路上,前不挨村,后不著店,一堵就是二十多個小時。他和隨行人員只能靠車上僅有的一袋為數不多的小饅頭充饑,為節(jié)省汽油,他們關閉車廂內暖風,蜷縮在車內凍得瑟瑟發(fā)抖。饑寒交迫的熊志祥望著窗外厚厚的積雪,冷靜地思考著投標策略……最終,他以無比的執(zhí)著和堅韌打動了業(yè)主,又憑借強勁的實力和正確的投標策略成功中標了項目……
現場的團員青年聽得如癡如醉,跟隨熊書記生動的講述,仿佛穿越到了那個艱苦奮斗的歲月里。
物業(yè)團支部書記趙欽濕潤了眼眶:69載櫛風沐雨,69載砥礪前行,每一個故事,都記載著征程,每一次歡呼,都頌揚著輝煌。作為一名青年團干部,在享受老一輩為我們打下的這片‘江山’的同時,更應該領悟和感恩他們所付出的辛酸汗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在拼搏奮斗中彰顯青春風采,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實現自我價值!
青年黨員趙桂賢感嘆道:聽完老書記的分享,那一個個故事就浮現在眼前,時移世易,但是電建人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鐵軍精神依然激勵著我們每一代電建人,在電建人中薪火相傳。
活動尾聲,熊書記寫下青年強則公司強的青春寄語,公司總經理助理、黨群工作部主任張興鋒寫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激勵公司青年,團員青年也紛紛在橫幅上寫下自己的青春感悟。
站在老一輩電建人奮斗過的熱土上,聽老書記講電建奮斗故事,讓新時代的電建青年汲取拼搏奉獻精神,更好地激勵我們永葆奮斗姿態(tài),為企業(yè)發(fā)展貢獻青春力量!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國內建設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1952年初,中央燃料工業(yè)部決定修建重慶發(fā)電廠,該項工程列入了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lián)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之一,那年夏天,西南電業(yè)管理局組建了工程處,計劃等年底蘇聯(lián)第一批設備運到現場就開工建設。
承載著國家電力建設的神圣使命,1952年的11月16日,重慶發(fā)電廠西廠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公司的前身——西南電業(yè)工程公司第一工程隊誕生了,12月主廠房平基開工,1953年1月23日主廠房澆第一罐混凝土,5月開始設備安裝,1954年4月20日一號機組發(fā)電,在大西南火電建設史上,公司以領軍者的姿態(tài),率先建設了12兆瓦單機容量機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驕人業(yè)績,賀龍元帥親自為發(fā)電剪彩。同年7月第二臺機組發(fā)電,裝機容量24MW,成為當時西南地區(qū)第一座最大的火力發(fā)電廠。
到了1957年,為緩解緊張的缺電局面,西廠二期工程拉開帷幕。1959年5月1日機組進入滿負荷試運,西廠共建成4機4爐,總裝機達48MW。之后,公司又相繼承擔了三期、四期、五期的安裝工程。到了1957年,西廠二期工程拉開帷幕。1959年5月1日機組進入滿負荷試運,西廠共建成4機4爐,總裝機達48MW。之后,公司又相繼承擔了三期、四期、五期的安裝工程。
其中,五期工程八號機組的安裝,是由共青團組織青年突擊隊完成的,被命名為紅色青年號工程。1959年12月19日臺板就位,12月24日扣大蓋,12月31日空負荷試運轉,1960年1月3日72小時試運,2月4日正式移交生產。從臺板就位至空負荷試運轉只用了13天。參加施工的共284人中,青年職工267人,占94% ,共青團員90人,占31.7%。在這支突擊隊中,四級以上的師傅僅31人,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做到了五無、三提高、五滿意,即:無一人不完成任務,無一人不尊敬師傅,無一人不刻苦鉆研技術,無一人發(fā)生人身設備事故,無一工件質量不合格;共產主義覺悟大提高,安裝工藝水平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大提高;黨政領導滿意,甲方滿意,協(xié)作配合滿意,師傅滿意,學徒工滿意。
END
圖片|歐涵冰
文字|何茂珠
編輯|何茂珠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字體、文章等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并刪除。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