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持續增強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在突發災害、迎峰度夏等保電工作中,國家電網廣泛應用無人機、充電方艙等科技手段、先進設備。
高效快捷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飛行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人機、直升機等飛行器在電力系統中能夠開展巡檢線路、檢修設備、帶電作業等工作。使用飛行設備開展電力作業,具有高效、快捷、受地域影響小等優勢,成為當今電網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
通過應用無人機、直升機等飛行設備,截至2022年,國家電網公司業務自主實施數量比率同比提升16.2個百分點。
直升機無法近距離觀察,無人機航時較短,通過兩者互補,可以達到精細化巡檢的要求。如地震、洪水等災害發生,無人機操作簡便,有較強的容錯能力,反應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可實現自主飛行及自動返航等多種先進功能;而直升機系統性能穩定可靠、機動靈活,可控范圍大,航時長,動力足,可運送物資設備等,還能彌補無人機安全系數低的弊端,大大提高故障點檢測的準確性,為故障搶修贏得寶貴的時間,為多方展開救援工作提供電力保障。
直升機及應用
過去,輸電線路巡檢都是由巡線人員爬山涉水,用目測和望遠鏡等方式開展,輸電線路沿線地形復雜多樣,不僅效率低,耗費人力和時間,而且局限性大,給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直升機作為新型巡線方式逐漸應用于線路巡檢工作中,可根據需求巡檢線路,開展激光掃描、樹障檢測、紅外測溫等工作。
在直升機飛行巡檢過程中,機身外帶紅外高清探頭會實時捕捉電網運行情況和數據,在機載電腦中實現熱成像。飛行結束后,電腦會自動生成一份電網“體檢報告”,地面電網維護維修人員隨后就能有的放矢地開展維護和修復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與傳統人工巡檢相比,直升機巡檢精度更高,可快速發現鐵塔高處的隱蔽缺陷。與無人機巡檢相比,直升機飛行距離更長,最大飛行距離為200千米左右,而無人機飛行距離一般為兩三千米。
除滿足日常電力線路巡航檢查需求外,直升機航巡還將在應急救援、醫療救助、搶險救災、物資補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直升機+無人機+在線監測”的立體電網巡檢新方式已普遍應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8月2日至4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黑龍江牡丹江市出現連續強降雨天氣,110千伏海長線多基鐵塔被洪水沖毀。8月9日傍晚,國網空間技術公司使用直升機在黑龍江省海林市開展國內輸電線路鐵塔整塔吊裝作業,這是國內首次獨立自主開展直升機輸電線路鐵塔整塔吊裝作業。
直升機吊裝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相關人員在海浪河東邊空地上組裝好鐵塔,并用繩索將鐵塔與直升機連接在一起,然后乘坐沖鋒舟前往海浪河西邊的立塔地點;第二步,直升機起飛,將整個鐵塔吊裝到立塔地點的上空;第三步,空地聯合組裝立塔。步驟看起來簡單清晰,但難度非常高——吊著又重又高的鐵塔,在空中長時間懸停本身已經非常難,機組還需要控制飛機擺動幅度;運輸到位后,要將16個地腳螺栓對準直徑僅26毫米、約硬幣大小的螺栓孔。作業開展45分鐘后,整座鐵塔的吊裝組立完成。直升機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在特殊環境中無法使用常規起重設備的問題,進一步加快了受損輸電線路的搶修進度。
無人機及應用
無人機全稱為無人駕駛飛機,它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飛行器,在電力保供工作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電力行業,無人機被廣泛應用于電網巡檢、隱患排查、查竊電取證、電力服務等方面。
采用無人機巡查線路時,可以對輸電線路本體缺陷、通道隱患進行快速檢測,特別是在各種復雜地形、惡劣氣候、災害天氣下,無人機可及時、準確、高效地獲取現場信息,有效避免各種危險。無人機巡線提高了電網維護和檢修的速度和效率,使許多工作能在完全帶電的情況下迅速完成。
無人機具備易于操作、對作業環境要求低等特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力檢修單位開始使用無人機排除電力故障。
憑借高速、機動、靈活、智能化等特點,無人機在查竊電現場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查竊電無人機多為小型多旋翼無人機,它可以在升空后飛離控制人員的視線,到達預定位置后,將拍攝到的畫面實時傳回,進而發揮較好的調查取證作用。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處于機巡3.0階段,應用的無人機主要分為小型多旋翼無人機、固定翼無人機、中型無人直升機、大型無人直升機。大中型無人直升機屬于傳統無人機機型,巡檢范圍可達到50千米,但因其與桿塔距離必須保持在70米之外,當需要進行精細巡檢時,就需要使用多旋翼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