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高原的廣袤土地上,一場能源革命正在發生。自2024年9月5日甘肅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以來,歷經三百六十余個日夜的砥礪前行,這座新能源大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周年答卷。
通過機制創新、源荷互動和生態構建三大突破,甘肅不僅實現了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更探索出一條高比例新能源電網下的市場化轉型之路,為服務“雙碳”目標提供更堅實的電力保障。現推出系列文章之一《打造新能源友好型市場生態》
9月4日清晨8時,甘肅電力現貨交易室內,工作人員正通過現貨交易平臺核對當日發電計劃。“現在新能源企業可直接通過平臺參與‘報量報價’,市場化消納比例較去年提升23%。”國網甘肅電力調度中心負責人楊春祥介紹。
一年來,國網甘肅電力立足資源稟賦,構建起以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為核心,市場全時間尺度、全空間維度、全資源優化、全品種覆蓋、全價值體現的“一核五維”市場體系,通過規則創新讓新能源從“被動消納”轉向“主動參與”。
國內首創的中長期雙邊融合交易機制成為市場活力的“催化劑”。該機制實現直購、回購、發電側轉讓、用戶側轉讓四類交易的融合組織,配合“D-2”日滾動交易模式,使中長期合約曲線與實際發用電曲線的吻合度提升至92%。截至2025年8月底,甘肅全省發電側563家、總容量達7400萬千瓦的市場主體參與現貨市場交易,用戶側參與現貨市場交易達454家,月均用電量近50億千瓦時,占市場化用電量的60%。
在價格形成機制上,甘肅在全國率先推行新能源與用戶“報量報價”同臺競爭模式。這一創新使新能源憑借低成本優勢獲得優先消納權,2025年4至6月連續三個月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火電。以實時價格信號引導清潔能源優先消納與高耗能企業“按價用電”有機結合,已成為破解新能源消納、還原電力商品屬性、促進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的有力舉措。
來源 |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官方網站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