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富陽區供電公司員工對全電民宿的用電設備和線路進行安全檢查。 丁豪 攝
沐浴著秋日的暖陽,浙江省海鹽縣雪水港村村民周六寶老人正為難得回一趟老家的孫女烹飪美味佳肴。明亮的廚房里,傳統土灶上的大鍋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灶底安裝了電磁灶,柴火加熱改為電磁加熱。清潔能源進入千家萬戶,讓美麗鄉村綠意盎然。
“老人用煙熏火燎的灶膛燒了一輩子飯,如今過上了現代生活。柴改電的電磁灶讓老人保留了對土灶的念想。”周六寶的兒子許衛東說。
過去10年,浙江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498萬千瓦,光伏并網容量從2.21萬千瓦增長至1842萬千瓦。浙江年電能替代量由22.7億千瓦時上升至101億千瓦時,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例達到38.1%。電能更加清潔,讓更多像周六寶一樣的老人從煙熏火燎的廚房走了出來。農家人滿臉幸福地講述著能源綠色轉型讓廚房明亮、馬路干凈、果木成片的美麗故事。
傳統工業大區的杭州蕭山,則講述著綠色能源增收致富的動人故事。在蕭山鄉村,供電公司配合光伏發電進企入戶,讓企業和居民既享受到清潔能源的便利,又能通過清潔能源創收。群圍村是蕭山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實行整村光伏項目的村子。“金色陽光,共富未來”光伏項目,正在實踐全民共富新模式。從高空俯瞰群圍村,大大小小的屋頂上,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連綿成片,頗為壯觀。
“這個光伏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187.74萬千瓦時左右,能很大程度上滿足村民的用電需求,我們用上了綠色電能。”群圍村村委書記鄭劍鋒說。
綠色電能不僅深入到生活中,更深入到生產中。
在武義縣上端頭村食用菌光伏農業基地內,成片太陽能光伏板組成一個巨大的“保護傘”。太陽能光伏板下面是一排排現代化溫控大棚,菌棒架上一茬茬香菇正茁壯成長。在政府和供電公司的努力下,香菇大棚頂部搭裝多晶硅太陽電池組件,既能遮風擋雨,就近為大棚空調設備供電,又能避免光伏發電大量占地的問題。同時,光伏發電上網還能為種植戶創收。
傅杰夫婦承包了6個溫控大棚,年收入達40多萬元。錢包鼓了,夫妻倆在村里蓋起了小洋樓,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在溫州,亞洲最大漁光互補項目每年提供電量6.5億千瓦時。回望過去10年,浙江電力人手執時代勁筆,繪就出一幅綠色畫卷。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矢志推進能源清潔化的努力,在浙江生態文明建設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新征程中繼續描繪綠水青山的美好未來。
【數說】
截至2022年9月底,浙江電網總裝機容量11570萬千瓦,是2012年的1.88倍。清潔能源裝機容量5042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030萬千瓦,分別占總裝機容量的44%、26%;其中光伏裝機容量2344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401萬千瓦。與“十二五”末相比,新能源裝機容量增長了7.56倍。新能源最大出力超過1200萬千瓦,成為浙江第二大出力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