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隨著化工區全密度裝置最后一臺110kV變壓器電纜耐壓試驗保壓的結束,位于揭陽濱海新區的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48個110kV回路全部建設完成,具備投用條件。110kV電力系統由48個回路組成,主要包括48臺110kV變壓器、300余公里110kV電纜及配套光纜、462個高壓電纜接頭等系統,在石油煉化行業屬于超級電網工程。
電力系統是實現全廠單機試車、儀表調試、裝置試的先決條件。2021年11月,全廠110kV電力系統全面開始建設,廣大建設者克服諸多制約因素,在施工中不斷攻克難關,創造出一個個驕人的成績。
完成海量協調工作
462條電纜,就是462個工作界面,需要協調全廠19公里管廊和電纜橋架的施工順序,以及與41套主要生產單元的交接界面,工作量可以用海量來形容。
廣東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牽頭成立協調小組,根據總體計劃安排,制定日工作計劃和專項考核方案,建立25家參建單位參與的協調工作群。面對管廊結構施工滯后導致電纜橋架不能就位、電纜敷設通道不通、接口界面之間施工界面不清等問題,廣東石化公司采取專人專項跟蹤、日清日畢等工作方法,為電纜快速敷設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并爭取了大量的時間。
破解作業面深度交叉困境
電纜敷設時,管廊上正面臨著大量的鋼結構和工藝管線施工,交叉作業特別嚴重,互相妨礙了施工。
廣東石化公司組織各施工單位人員,爬上管廊查找影響電纜敷設的各種障礙,及時要求相關單位把障礙清除,保障了電纜敷設的進度。
突破電纜頭制作瓶頸
全廠供電系統中包含了58組中間接頭、96組終端接頭,共462個高壓電纜接頭。電纜頭制作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多,特別是空氣濕度不能超過75%,下雨天不能作業、大風天不能作業。另外58個電纜中間接頭分布在各裝置的不同位置,部分電纜頭制作時和電纜敷設發生沖突,電纜頭的制作成為了制約全廠供電項目的關鍵工序。
為了解決此問題,廣東石化公司組織總包單位、電纜頭廠家召開會議,根據電纜頭的位置和各個裝置電纜在橋架上所在的層數位置排出敷設電纜和制作電纜頭的詳細計劃表,達到電纜頭和電纜敷設互不相擾,大大提高了電纜敷設和電纜頭制作的效率。
縮短電纜耐壓試驗長流程
電纜敷設、接頭以及變壓器安裝完成后,需要抽取變壓器油樣、安裝試驗工裝及導線、油品回裝、24小時靜置、耐壓試驗,試驗成功后需再取樣分析,整個流程非常長,每臺變壓器需要絕對時間7天。
為縮短耐壓試驗時間,變壓器廠家、電纜敷設單位、接頭廠家、各裝置承包商等眾多單位共同參與,廣東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設備管理中心、檢維修中心、公用工程部等單位做到工作無縫銜接,相互補位,壓縮各環節搭接時間,將每臺變壓器試驗時間平均縮短到5天,為耐壓試驗快速完成創造良好條件。
截至目前,110kV電力系統中的48臺變壓器已有38臺完成受電工作,一個超級電網已覆蓋廠區的每個角落,為全項目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
【記者】林捷勇
【通訊員】劉猛 任志偉 高云龍
【攝影】張文彪 盛彬武
【作者】 林捷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