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電外送第三通道配套套火電廠效果圖。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供圖
9月28日上午,疆電入渝工程重要項目——哈密至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煤電項目,在新疆哈密正式開工,標志著這個從2010年就被提出的構想,終于實質性落地。
這對于電力缺口逐年增大的重慶,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據有關方面預測,2025年,重慶電力缺口可能從目前的137萬千瓦,擴大至1000萬千瓦。
而疆電入渝的額定送電容量,則可高達800萬千瓦,一年就可以輸送電量440億千瓦時。
毫無疑問,疆電入渝落地后,不僅能保障重慶未來電力持續穩定供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力保障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電力缺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疆電入渝,這個聽起來很遙遠的詞,和我們普通人有什么關系?
今年山城夏天的極端高溫,讓90后的高顏,第一次切實感覺到電的重要性。
在高顏印象中,停電好像是上一個十年才會出現的事??山衲辏诘钠囍圃炱髽I,因限電措施,停工了近一個月;平時常逛的北城天街,首次只在下午4點到晚上9點之間,對外開放;去愛吃的餐飲店吃飯,店里卻因實時用電不能超過限定值而沒開空調,熱得受不了也吃不下……
像高顏一樣的很多重慶人都不知道,重慶發電量的主來源是火力發電?!吨貞c統計年鑒2021》顯示,重慶2020年,年發電量840.52億千瓦時,其中火電541.49億千瓦時,水電281億千瓦時,風電及其他發電18.03億千瓦時,外省(區市)調入量409.15億千瓦時。而2020年重慶電力消費量為1186.52億千瓦時,工業和生活消費加起來,占了7成多的消費量。
一個現實情況是,火電需要燃煤,而重慶發電用煤需依靠外煤入渝,目前來自陜西的煤約占一半以上。在重慶社會科學院生態與環境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碳中和青年創新團隊負責人呂紅看來,外煤調入,始終存在運力瓶頸制約,本地水風光電等清潔能源,由于受資源稟賦和季節等因素影響,也難以大幅提高,電力供需難以平衡。
特別是當極端天氣時間過長,導致水電等發電能力受損、電力需求增加以及峰谷差加大時,峰時缺電難以避免。呂紅表示,隨著重慶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電力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
電力的緊張,不僅直接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還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全方面發展。
特高壓讓疆電入渝迎轉機
為緩解壓力,重慶也在積極應對。
近年來,重慶加大從四川、河南、甘肅等地區增購電力的力度,并積極爭取陜煤集團等煤炭企業支持,加大外煤入渝調運力度;同時,通過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推進儲能、節電設施建設,加強發電機組運維,以保證在高峰期實現頂峰出力。
這依舊無法完全填補日益增加的電力缺口。2010年提出卻又擱置的疆電入渝,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新疆煤炭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風光能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二。但如果是單純將煤炭運往重慶,兩地距離較遠,雖然新疆煤的坑口價比陜煤低20%,但運輸成本卻比陜煤每噸高60%以上,并不劃算。
疆電入渝構想,則是直接在新疆當地設立電廠,用疆煤發電,再將電通過特高壓線路直接輸往重慶。疆電入渝不僅僅發展火電,還將同步大力發展風光電和儲能等項目。
但要實施疆電入渝的大規模跨區域輸電,除了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問題,還要考慮特高壓技術發展、各方利益博弈、電力輸送損耗等問題。因此,疆電入渝長期以來,只是一個構想。
近年來,隨著特高壓技術的不斷成熟,疆電入渝逐漸迎來轉機。特高壓直流,被稱作電力高速公路,具有點對點直達、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長、線路損耗低等優勢。
據了解,由于我國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西電東送等能源流向格局。通過發展特高壓,在全國范圍內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
從構想到現實落地
多年來,重慶與新疆就此事進行過多次現場專題研討和協調,期望能將構想落地。
2019年7月,國家能源局在答復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479號建議時稱,重慶緊鄰四川,川渝電網聯系比較緊密,近期優先考慮四川富裕電力解決,遠期可考慮疆電入渝,實現水火互濟,提高外電保障能力。
之后不到4個月,重慶就與新疆在北京簽訂了《疆電入渝合作協議》,開始共同推進疆電入渝。
疆電入渝工程涉及總投資約1000億元,包括配套煤電項目、配套新能源項目以及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配套煤電、新能源分別為400、1020萬千瓦。
進入今年以來,疆電入渝項目再次按下加速鍵:
3月29日,國家能源局對《哈密基地疆電外送第三通道配套電源規劃》審核批復,就電源規模、電源點選擇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3月21日,重慶市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疆電入渝配套電源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明確由能源集團承接重慶市主導的 疆電入渝配套電源點項目。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在兩江新區、新疆哈密市先后成立疆電入渝項目兩級公司;
9月7日,新疆發改委批復同意建設新疆重能石頭梅2×100萬千瓦煤電項目,由重慶能源集團所屬新疆重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承擔項目建設工作;
9月28日,疆電入渝工程重要項目——哈密至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煤電項目正式開工。該工程將建設4×100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以及升壓站、主廠房等配套設施。
10多年的構想,今朝終于成真。
彌補電力缺口提升城市競爭力
新疆資源豐富,可疆電入渝為何會選擇哈密?
哈密不僅是國家確定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還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之一,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可同時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和煤電的大型能源基地。據業內人士介紹,新疆能源開發外送,哈密是首選基地,充分利用能源資源優勢,加快新疆資源優勢轉化,有效推動新疆地區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風電光伏基地開發。
據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計劃,力爭在2025年底,將實現全部煤電和新能源機組投產并網發電。
而疆電入渝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則由國家電網公司組織開發建設。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加快開展項目可研,力爭年內取得核準并開工,計劃2024年底全部建成投產。
那么在此之前,重慶該如何填補電力缺口?呂紅建議,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建設,提高本地電力供給能力。結合我市碳達峰目標,一方面可利用排碳相對較小的天然氣、頁巖氣發電作為替代能源來彌補煤電、穩定電網平穩過渡;另一方面還需要對重慶電網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以及規劃建設一大批儲能項目等基礎設施來挖掘供電潛力,加強本地電力的抗風險韌性。
預計到2025年,重慶將實現一交一直兩個特高壓落點,即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落點和銅梁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落點。屆時,重慶也將成為全國唯一在十四五期間,擁有兩個跨區特高壓落點的省份。
根據預測,通過疆電直流、川渝交流入渝電力的1000多萬千瓦,再加上規劃電源投運,2025年底重慶有望實現電力電量平衡。
屆時,重慶的競爭力,也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董進 梁浩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