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查收“超大城市數字電網”成績單
“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依托“能源+數據”“電力+算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城市電網深度融合,在廣州、深圳兩地基本建成超大城市數字電網。作為支撐超大城市發展,推動超大城市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促進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載體,超大城市數字電網旨在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對傳統電網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升級,以能源和數據為關鍵要素,以電力和算力深度融合為技術路徑,打造廣泛連接、全息感知、數智驅動、開放共享的現代化大電網。依托這一先進架構,南方電網推動數字技術與城市電網深度融合,成為超大城市能源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范本。
廣州:數字賦能,夯實城市電力基石
在電網架構與能源利用領域,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重點推進關鍵項目落地。建成中通道柔直背靠背換流站,首次引入柔性直流構建高密度負荷中心500千伏主網架,顯著提升電網輸電能力與穩定性;打造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集成“風光巖物氣儲荷”等多個異質元素,實現多能源協同互補,為區域能源轉型提供實踐樣本。
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賦能供電保障提質增效。建成國家級“5G+數字電網”應用示范區,大規模應用5G+通信技術實現業務全覆蓋,運用5G電力虛擬專網“大帶寬、低時延、高安全”的技術特性,為廣州新型電力系統多能互補和協調控制提供了有力的通信支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保障了在極端情況下廣州全社會的用電需求;以“AI+”與“電鴻”賦能“物聯+視聯+智聯+智瞰”的數智運維體系升級,推動輸變配開展全域智能運維改造,打造全網數字生產示范區,以新質生產力驅動傳統業務遠程化、智能化運維模式變革,實現全要素生產效能提升。
深圳:白皮書引領,數字賦能智慧電力
2024年6月28日,《超大城市數字電網深圳實踐白皮書》在深圳發布。這是國內首部超大城市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首次闡述了超大城市數字電網的概念與內涵,構建了該領域國內首個評價體系,并創新提出“全域設備數字化、生產運營智慧化、安全防控立體化、生態共創協同化、城市賦能敏捷化”實施路徑,倡導電力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和超大城市數字電網生態建設,為深圳數字電網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引。
“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全面建成超大城市數字電網,在能源電力行業率先構建“城市+電網”全景可視模型,實現“一日盡覽鵬城塔、一鍵巡遍鵬城變、一圖縱覽鵬城網”。
電力行業首個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落地深圳,首批12個業務領域292個“數字員工”崗位圖譜全面構建、75個“數字員工”正式“持證上崗”,讓電網運維從“人海戰術”邁向“數智驅動”。聯合中國信通院主編全國首個“數字員工”平臺標準,成為電力行業首個通過該標準貫標的企業。數字軍團與人協同,“主網設備監測數字員工”輔助降低60%以上人為操作風險,“社區經理數字員工”全天候24小時待機。
深圳通過數字技術與電網“輸變配調用”全鏈條持續融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電力保障服務,支撐全球數字能源先鋒城市和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率先在國內實現全電壓等級的調度操作“一控到底”,運行人員現場操作節約用時98.2%;完成5300公里輸電線路、870公里輸電管廊、189基電纜終端塔、38座電纜終端站三維數字化建模,輸電線路巡視、隱患排查全流程數字化;建設基于IPV6的高速智能專網,全域變電站設備狀態實時感知;打造全國首個超大城市電網全電壓等級自愈體系,八成的故障停電用戶實現快速復電,數智化程度全國最高、世界領先。
在用戶側積極創新。發布全國首個城市建筑領域碳排放監測與管理系統,精準計算出全市6萬棟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及用能強度等關鍵指標,更有針對性地降低建筑能耗。上線國內首個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應用,引導超200萬家庭開通碳賬戶,每年減碳量超3萬噸。
首創工業園區用電綜合服務到終端企業的供電模式,通過園區智慧用能服務平臺,為2000余個工業園區的6萬終端戶提供碳排管控、供電裕度、園區監控等全方位智慧用電解決方案。
“十四五”期間
南方電網在廣州、深圳
超大城市數字電網的建設成果
是踐行能源轉型、科技創新的生動體現
南方電網將繼續秉持創新理念
加大技術研發與應用
進一步完善數字電網建設
為城市可持續發展
提供更清潔、高效、智能的電力保障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