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欧美 亚洲 伦理 三级-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片蜜臀 -老司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頂部動圖
智創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中國交建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力資訊

啟動“算—電—熱—碳”協同正當時

2025-09-28分類:電力資訊 / 電力資訊來源:中國電力報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伴隨算力需求快速增長,其高耗電、高散熱、高排放等問題日益凸顯,對能源電力帶來挑戰。國家先后出臺算力能源電力協同相關文件,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又發布《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強調算電協同應用。算、電、熱、碳耦合緊密,四者協同優化可釋放更大效能。

算—電—熱—碳協同的必要性

算力高速發展帶來“三高”壓力。當前算力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人工智能推動智算需求爆發,算力結構呈現“智算引領、通算基礎、超算補充”特點。我國算力近5年平均增速近30%,2024年智算增速高達74%,遠超通算的21%;IDC等機構預測,2023~2028年我國通算、智算規模復合增速為18.8%、46.2%。依托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與邊緣計算節點,我國算力通道持續為多領域提供支撐,但“三高”問題突出。

高耗電:能源成為算力核心“生產要素”,剔除折舊后電費占數據中心運營成本60%以上;高散熱:智算用電波動大,AI機柜功率密度飆升,2025年主流機架平均功率超15千瓦(為傳統機架8倍),散熱壓力劇增;高排放:全國數據中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已逼近部分傳統高耗能行業。

協同發展可緩解壓力。算—電—熱—碳協同是以新型電力系統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四要素深度融合,能將數據中心從“能耗黑洞”轉化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與碳中和的靈活資源。政策明確多方面要求: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協同規劃以提高綠電占比,通過聯合預測、柔性控制提升源荷協同水平;加強數據中心余熱資源回收利用;碳市場擴圍(如廣東將新增數據中心納入范圍)、差別電價。

協同的核心價值。緩解供電壓力:智算負荷短時波動大(瞬時可達90%)、“東密西疏”的算力分布與“西多東少”的電力資源錯配,易加劇東部供應緊張,協同配置(如算力設施西移)可減少跨區輸電投資。

提升新能源消納率:西部新能源資源豐富但本地消納能力有限,通過風光基地與算力樞紐聯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邊緣計算協同,可將算力中心打造成綠電消納主體。

增強調峰能力:算力任務(如AI訓練)可延遲執行、跨區遷移,如張北數據中心通過在低谷時段執行訓練任務,減少電網峰谷差12%;數據中心還可參與需求響應,余熱存儲釋放進一步降低電網保障容量需求。

算—電—熱—碳協同現狀

探索初顯成效。算力調度底座打通:工業和信息化部《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明確2026年建全標準體系,目前已完成131家企業499個算力資源池標識,華為昇騰實現毫秒級響應,和林格爾數據中心具備“朝推夜訓”調節能力。

地方試點落地:烏蘭察布源網荷儲項目配套風光儲,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38.74%;青海能源大數據中心“以電定算”匹配清潔能源出力;蘇州太倉產業園通過液冷等技術降能耗近36%;騰訊天津數據中心回收余熱供暖,年減碳4000噸。

潛力待釋放。算力調度價值:算力負載轉移成本低、速度快,如上海浦東臨港智算中心3分鐘內將任務轉移至十堰,單機電負荷降75%,全國數據中心可提供超380萬千瓦可調負荷;余熱利用空間:數據中心90%電耗轉化為廢熱,北方地區可回收余熱總量約10吉瓦(理論支持3億平方米供暖),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億噸;綠電需求缺口:國家要求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達到80%。但存量數據中心綠電比例低,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綠電需求約600億千瓦時;節能降碳空間:2035年中國數據中心碳排放將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4%,跨區域轉移負載可減碳0.05~0.34千克/千瓦時。

深度協同受阻。標準缺失:算力中心在技術架構、接口標準差異大,核心場景規范空白,影響系統可靠性。

技術壁壘:電、算、熱三張網技術體系迥異,多領域集成難度大,協同技術難題待攻克。

主體博弈:參與方利益訴求不同、權責邊界模糊,缺乏利益分攤與隱私保護機制。

市場脫節:算、電、熱、碳市場銜接性不足,價格信號聯動弱,缺乏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積極性。

算—電—熱—碳協同路徑

規劃及標準先行。制定協調發展頂層規劃,明確四要素布局與目標;建立協同統一協議接口標準(如算力調度與電網通訊協議);出臺調控技術、碳核算、余熱利用等相關規范。

助推技術創新。挖掘算—熱—碳全鏈條互動潛能;構建多部門參與的全要素協同平臺,打通信息孤島;突破高效熱能管理、降碳及安全保障技術,形成全生命周期安全體系。

構建商業生態。完善綠電交易與碳市場機制,降低綠電獲取成本;建立余熱交易平臺,探索共享模式;設計算、電、碳、熱市場價格聯動機制,推出“綠電算力套餐”;創新需求響應、虛擬電廠等商業模式,提供綠色金融支撐;建立利益分配機制,推動跨行業等深度合作。

優化生產安排。開展算電協同規劃,引導算力資源合理配置;優化調控策略,推動算力負荷參與調峰調頻;利用棄風棄光時段啟動離線計算,波動時遷移非實時任務,保障電網穩定。

(作者唐偉、韓新陽、劉建燁、時智勇、冀星沛,單位為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作者馮剛,單位為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